通过扩大需求来补充客座率航司推出营销新方式—

时间:2021-12-02       来源: 中国网       阅读量:13835   

通过扩大需求来补充客座率,航司推出营销新方式—

通过扩大需求来补充客座率航司推出营销新方式—

机票百元次卡受热捧

我连续买了3期成都飞海口的往返次卡,单次票价才600元,直接购票至少要1000多元在成都从事销售工作的史伟现在成了海航自由飞产品的铁粉

这是继包年随心飞,机票盲盒之后,机票行业的最新玩法,今年7月,由海南航空率先联合去哪儿平台推出消费者预先以固定价格购买特定航线机票,在下一个月中,可以在航司开放的航班中选择任意时间兑换机票除了50元燃油费外,不用再额外支付任何费用如果下个月未兑换,将获自动全额退款

海航和去哪儿平台每月推一期自由飞,目前第四期已售罄记者看到,最新一期海航自由飞产品涵盖近300条国内航线,其中不少机票低至百元例如上海浦东至重庆江北裸票价格190元,北京至大连裸票价格190元,就连上海浦东至广州这样的热门航线也只要270元

国航的机票优惠次卡目前出发地只有广州,价格略贵,从最低档300元至最高档600元,例如广州飞北京550元,广州飞重庆300元最新的东航次卡适用上海,北京及西北地区进出港的400余条航线,价格分为200元,300元,400元三个档次,票价最低至1折左右如乌鲁木齐到上海浦东,经济舱裸价仅200元,上海浦东到三亚仅300元,上海虹桥到哈尔滨仅400元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机票次卡的平均价格在300元左右,平均折扣在2折左右去年各大航空公司推出的包年随心飞产品售价大多数在3000元左右,如东航的周末随心飞,南航的快乐飞,深航的深情飞等,山东,春秋,华夏,吉祥航空的随心飞类产品售价都接近3000元虽然优惠力度不小,但很多网友反映,因工作忙走不开,再遇上疫情反复,买一套随心飞其实飞不了几次就浪费了

史伟去年也买过海航的随心飞,有时兑换不到想要的机票,不如今年的次卡方便,在兑换次卡机票时,当天的航班几乎都会有座位开放兑换,时间段也有更多选择。

更关键的是,随心飞一旦兑换过一次就不能退款,而月月飞只要没有兑换,就可以全额退款这一点,在疫情零星出现的当下特别符合乘客的出行需求

机票次卡是航空公司结合消费需求顺势推出的新产品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发现,疫情之后,旅客订机票的提前时间变短了休闲旅游客源提前购买机票的天数,从2019年的平均两周以上,缩短到了今年的一周左右

消费者对风险的规避和对出行灵活性,低成本的需求,共同催生了机票次卡它迅速成为航司眼里的香饽饽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郭乐春介绍,从前几期的情况看,机票次卡购买用户中18岁至26岁年轻人占比超过80%,旅游客源占比超过90%从消费者的分布来看,购买地域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成都,重庆,杭州等新一线城市目的地以海口,三亚,成都,重庆居多

此外,航司急需创新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行业整体客座率只有79%,相比疫情前下降了约7个百分点,如何在不损失已有刚性需求旅客价格条件的前提下,通过扩大需求来补充客座率,是航司面临的重要命题

次卡型机票预售类产品是产品设计的创新郭乐春介绍,机票预售产品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迭代速度很快,包括之前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机票盲盒机票预付卡等,本质上都属于机票预售产品每次推出新产品都伴伴随着技术升级,目的就是更符合用户需求,同时让航司在疫情冲击下减少亏损

从客户角度看,次卡产品让旅客按自己的时间安排出行成为可能,符合年轻一代喜欢囤货的心理需求,从航司角度看,更有利于灵活调配库存,达到双赢的目的海南航空销售部总经理翁昌敏说

从销量看,机票次卡有望成为现象级产品,再次搅动机票预售类产品市场去哪儿机票产品总监王广宇介绍,今年,去哪儿已经销售过海航Hai飞行,海航自由飞,藏航藏易行等类似产品,海航前四期自由飞累计销售超过8万套,每期销售额都在1000万元左右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綦琦表示,随心飞类产品普遍售价在千元以上,价格较高,一些中小航司的航线覆盖城市较少,消费者受到的限制较多,另外,产品覆盖周期较长,不少航司也是亏本运营今年推出的单次预售类产品,针对了疫情下消费者和航司收益管理的痛点,对消费者来说更便宜,更灵活,对航司来说可以把预订环节提前,方便灵活调节舱位,引导预售客源到航班富余座位上綦琦认为,这对消费者和航司来说,可谓是双赢

多项数据同比下滑原因何在?在14日举办的中国民用航空局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吴世杰介绍,8月份,受南京疫情及其扩散影响,民航生产规模下降幅度较大,呈现客货双降的态势。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为49.1亿吨公里,2240.7万人次,52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6%,55%和6%,分别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46%,36%和85%。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