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华为终端:余承东打出一套「组合拳」

时间:2022-11-26       来源: 证券之星       阅读量:9689   

文/气功

生产/节点财务

2022年4月,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华为终端商用办公新品发布会上宣布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说: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名字已经走过了十年今天,我们更名为华为终端业务,全面进入商用市场

这意味着,接下来,华为将专注于商用领域,与联想,中兴,海康威视,甲骨文,IBM竞争。

外界对这一看似重大的变化并不过分惊讶有草灰线的痕迹,比如PC,显示器,智能屏幕,路由器...华为此前也有专门用于商业用途的产品,如吴洁,极限福克斯Alpha,Aouita 11等与各汽车公司合作建造

这次更名不仅是华为消费者业务的自然延伸,也是对华为终端未来战略——商业化更为明确的宣示。

在节点财经看来,无论之前积累了多少,正式转型之后,华为终端都必须面对一场硬仗:如何化解行业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如何在越来越复杂的市场中找到新的出路如何对抗羽翼丰满的对手

以上都需要余承东这个救火队长打出强有力的组合拳。

积极博弈,走出囚徒困境

和谐是华为终端产品迭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早在2012年,华为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操作系统当初华为只是想通过这个系统解决加载所有硬件设备的问题,彻底告别不同硬件还需要搭载不同系统的痛点

现在,伴随着公司重心的转移,鸿蒙系统的使命和期望也不同了。

在11月初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表示,经过四年的发展,鸿蒙系统的生态已经逐渐成熟我们希望与全球开发者一起创新,共同看到未来,共建鸿蒙系统世界

这是华为首次提出鸿蒙系统世界的概念,也透露了其终端业务规划。

简而言之,华为终端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硬件,而是以他人的姿态,正和博弈的思想,以鸿蒙系统为基点,构建一个能够持续为客户,合作伙伴和最终消费者带来价值的长期生态系统。

在经济学领域,世界上有两种博弈:零和博弈和正和博弈。

前者是市场蛋糕有限,张三赚的钱都是李四赔的钱最后的结果通常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两败俱伤

后者是双方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齐新大家一起做大蛋糕,各自利益增加了。

华为终端产业链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正和博弈。

过去的商业市场,电脑有电脑操作系统,手机有手机操作系统,打印机有打印机操作系统所有的办公用品都是独立的,没有共同的原因供需两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是单线业务关系

华为的加入,犹如老树催发新芽树还是那棵树,但因为有了鸿蒙系统体系滋养的肥沃黑土地,各类终端打通,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给用户带来更流畅更好的体验,帮助企业提质增效,释放新的生产力

与过度统一,固定的产品不同,华为终端依托鸿蒙系统系统的17项标准定制能力和9项开放能力,能够及时响应商用终端因不同业态,规模,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同时,基于开源的方式,企业可以在鸿蒙系统的基础上构建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框架和平台,并推出相关产品。

比如在家电领域,有了开源鸿蒙系统的支持,中小企业遇险的智能化就变得简单多了设计电路,安排实现路径,集成工具链,操作和维护工具包等工作,可以和谐现成,甚至可以接入华为智能生活,快速配对,连接后操作,不仅大大简化了流程,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截至目前,鸿蒙系统生态已聚集200万+开发者,50000+鸿蒙系统原子化服务,2200+鸿蒙系统智联合伙人,覆盖5600+SKU,,HMS Core开放了25030个API,近40000个应用跟随华为的步伐走向全球。

很明显,在华为终端的逻辑中,强调的是纵横整合,携手进退。

在这个逻辑下,从定制系统的开发和运营,到衍生品的研发和多设备的整合,各方都是深度交易者,有利于走出囚徒困境,打开另一扇天窗,获得另一种降维能力。

无界探索赢得更大市场。

无界探索一直是科技进化中的主题之一。

作为后来者,华为要想在商业市场找到一条河流,就必须采取不同的姿态:不再局限于丰富笔记本,台式机和显示器,平板,智能屏幕,可穿戴设备等众所周知的品类,而是专注于为政府和教育,医疗,制造,交通,金融,能源等六大行业提供商业办公解决方案。

之所以押注后者,隐含着华为对趋势的预见:在经历了以单个设备为中心的1.0时代和多设备融合的2.0时代后,商业市场如今正步入以云,AI和大数据为主导的3.0时代,向高性能,智能,全连接和新形态演进。

这意味着未来的商业化会更倾向于那些擅长软硬件一体化,模式场景化,打破孤岛效应的公司。

换句话说,相比纯硬件供应,政企领域的商业解决方案是更大的市场,更有想象力。

IDC公布了全球个人计算设备季度跟踪的初步结果,显示继第二季度出货量萎缩15.3%之后,第三季度全球PC市场萎缩15.0%,至7420万台,手机出货量也是如此观其豹,整个硬件市场都有可能衰退

在这种背景下,华为双管齐下,另辟蹊径。

比如华为和余承东,这两年在汽车圈动作频频为什么

除了寻找新的盈利点,汽车是工业上很有成就的物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2021年产销量分别达到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在国家大力推进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中,汽车是站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最前沿的引领潮流者,增长斜率很长

查理·孟格在总结他的成功投资时说过一句话:在鱼多的地方钓鱼就是这个意思

数据显示,2022年8—10月,受华为基因加持的AITO,连续三个月销量过万,10月12018辆的月销量超越蔚来和理想,成为仅次于哪吒汽车的造车新势力。

如港口,电力,机场,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华为终端聚焦ICT技术,包括5G网络,计算,存储,云,自动驾驶组件,数字能源,并量身定制,形成智慧安防,极简办公网络等自适应产品,覆盖数据中心,园区,数字站点,广域网等场景,驱动这些传统业态飞升至云端,向数字智能转型,再细化。

众所周知,政府,教育,医疗,制造,交通,金融,能源等政企市场是最近几年来业界一致认同的蓝海,尤其是软服务领域,天花板很高身处这样的池塘,华为的商用终端无疑有了大鱼大肉的机会

创新第一

鲶鱼主义的范式层次转型

1G时代,通信行业摩托罗拉称王,2G时代,爱立信和诺基亚取而代之,3G时代,苹果和三星相互竞争,4G时代,华为,小米崛起...

一个领域的顶层设计的更新,往往会被先行者企业化为涟漪。

就像汽车行业的showstopper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产品之上,更成功的是在交通理念上重塑消费者习惯,再比如改变世界的微软操作系统只是其成果的体现,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类旧办公方式的颠覆

在商用市场,华为顺势而为是一样的东西,一样的道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企业创新主要集中在个人消费市场无论是像PC这样的老品类,还是像手表,智能屏这样的新品类,对于C端的创新都明显好于B端,甚至出现了过度创新

创新只有溢出到新的领域,其价值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才能消除不稳定,不确定,复杂,模糊的VUKA因素。

众所周知,华为有两个鲜明的标签:寻求改变和创新,愿意在技术上投入。

2021年,公司R&D人员10.7万人,较2019年列入实体名单时增长11.5%,占员工总数的54.8%,R&D费用支出达1427亿元,占全年收入的22.4%,创历史新高过去十年,华为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超过8450亿元

得益于此,华为在R&D,设计和运营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经验,以及在相关领域的良好用户口碑,专注于智慧,智能,自动化和交互等技术如果放在应用广泛的商业市场,可能会放射出比个人消费市场更大的光环

一位用户告诉Node Finance:鸿蒙系统系统就像一根线,贯穿手机,平板,电脑,打印机等我只需要用我的手机触摸它,我就可以立即连接并使用鸿蒙系统—华为PixLab X1打印材料配备的激光打印机真的很方便!

也就是说,华为将像鲶鱼一样,从产品,体验,场景等多维度,从抽象的思维和认知到具体的模式和布局,激活行业内部的创新因子,锻造新的活力,引领商业市场走向广泛连接,高效协作,自然人机交互,安全可靠的新范式。

同时,从消费者和商家的角度预见未来,也有更多的好处和更多的可能性。

NodeFinance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文中表达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NodeFinance对使用本文所采取的任何行动不承担任何责任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